快乐英语、轻松英语、疯狂英语,曾几何时,英语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多个角落,而对很多人来说,英语更成为他们的心头之痛。各种入学考试、专业考试都需要这块“敲门砖”,人际交往、形象塑造也少不了语言能力这一关,于是乎,该不该学英语,如何学好英语成为愈来愈难解的问题。有人认为英语学得太多,有人认为英语学得太少,有人甚至提出要废除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待英语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著名英语教育专家胡敏。
学好汉语对于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
中国教师报:现在有一种观点很流行,认为我们对英语教育太过重视,搞“全民英语”。您怎么看?
胡敏:现在,我们确实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学英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环境来决定的。
对年轻一代来说,英语素养可能是必须的。你不得不承认,现在中国与国际接轨,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企在进入中国,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或者将要走出国门。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觉得重视英语是应该的。我记得,那年我去日本时没有带翻译。我以为在日本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普通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到了东京才发现,那里的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听不懂英语。换了几次出租车,我才找到一个会说英语的司机,当时,我立刻就有了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全民英语”本身没有错,但也没有必要一天到晚学英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用英语进行深层次交流的场合很少。但是,对于现代青年人来说,一些最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
中国教师报:现在很多人都在指责,因为学英语对汉语造成了冲击。有一种看法认为,全民学英语让汉语遭遇“最后一课”,您怎么看?
胡敏:我发现,现在大家都觉得应该多学习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而不应该过多地学习英语。在他们看来,学英语好像就是不爱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从全球化的概念来看,英语本身已经不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英语既不是英国的也不是美国的,它的民族性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已经完全淡化了,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不要顾此失彼。现在有些年轻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英语上,而忽视了自己的母语,结果造成汉语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这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定要引起语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我认为,在学好外语的同时,一定要精通自己的母语。特别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以后,更要重视下一代年轻人的汉语修养。现在国家领导人也指示要加速汉语的国际推广,外国人都开始学习汉语了,我们自己就更应该加以重视。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说,学好外语的同时也要精通自己的母语,二者不存在冲突吗?
胡敏:二者不冲突。把汉语能力下降的原因归结于太重视英语学习是不对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学习好汉语对于英语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根据我的研究,一个精通英语的人,一般来说,他的汉语都是很棒的。反过来说,如果说这个人汉语不怎么好,他的英语也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英语学习不能太功利
中国教师报:从小学到大学,几乎一切升学考试,英语都要占有很大比例。现在很多学生考研都是因为英语不能过关而被淘汰,尤其是那些跟英语不沾边的专业,社会上对此意见也非常大。您认为,这种对英语的要求有必要吗?
胡敏:很多人认为,英语是一种工具和技能,但是,我觉得对当代青年来说,英语应该成为他们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年轻人懂英语是正常的,不懂英语是不正常的。
如果把英语看成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不是为了什么证书而去考试,我们也就不会感到有那么大的压力。
中国教师报:很多学中文或者是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专业课非常好,但是英语学不好的却非常普遍,是不是学语言也是需要天赋的?
胡敏:我不这样认为。学中文的人英语好的不多,而理工科的学生英语好的大有人在,问题在哪儿呢?学中文的人潜意识里对外语有抵触情绪;而理工科的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要借助于英语,所以他们比较重视。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是学习中国古代汉语、中医学的,英语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开放的表现。你为什么没有想到有一天把我们的古典文学、中医、中国古代文化向海外推广呢?或者说,你要去了解一些别人对我们的研究,进行一下对比与交流呢?
中国教师报:很多人指责说我们国家英语学习的效率非常低下,是这样吗?作为一个英语培训专家,接触的学生应该非常多,从您所接触的学生判断,您认为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的效果如何?原因何在?
胡敏:我经常听到许多人痛苦地说,英语学习效率很低,但是我认为大部分原因都在学习者自身。
首先,我们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功利性的,没有认识到它深层次的价值。其次是没有坚持。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后来被很多人引用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大部分都是半途而废的”,这是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就像是工具一样,长时间放着就生锈了,当你捡起来再用的时候,你就会付出更多,你的压力就会越大。这样一来,你就会感到效率很低。而如果你把后来重新捡起来所用的时间均匀到你走出学校之后的每一天的学习里,也许每天只用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曾经有一个英国的语言学家提出,只要你接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每天只需要坚持17分钟的学习,你的英语就可以达到用来正常沟通交流的水平。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一种学习的习惯。现在学外语的条件非常好,英语无处不在,打开电脑上网就能学,还有随处可见的英语书籍、报刊和杂志。要想保持一种英语学习的习惯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现在我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讨论,职称考试考英语有必要吗?很多人反对考外语。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来,肯定接受了正规的英语教育,我觉得不应该扔掉,而应该继续学下去,所以我觉得职称考试考英语非常必要。学了十多年的英语,走向社会为什么就要放弃呢?
很多时候,即使工作中英语不是必需的,但是如果通过英语多了解一些东西,对工作也是会有帮助的。多一种语言就会多一双眼睛、多一个视角和多一种思维。
建立英语教师认证体系
中国教师报:除了学习者自己的原因,学校的英语教学是否也是我国英语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类似的舆论也有不少,您对此怎么看?
胡敏:我觉得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指责是毫无意义的,看看现在的英语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教学手段,进步都是十分令人吃惊的。
但是大家觉得还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有时候跟不上也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育跟现实情况有一些脱节。比如说现在国内很火的《新概念英语》,我把新概念的教材带到澳洲、英国去,那里的专家认为这种教材书卷气太浓、太学究,而且远离现实生活,没有生命力和实用价值。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大有市场呢?因为中国人喜欢学课文。学课文的结果就是说出来的英语是课文英语——“textbook
English”,你说的英语是正确的,但是不地道。这是现在的英语教学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另外,现在的英语教学学生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在大多数课堂上他们只能学到英语知识——English
usage,而不会运用英语——English use。后者是运用,听说读写的运用沟通策略。没有后者,学生学习了前者还是不能用英语沟通。就像是单词,只学习单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放到课文阅读中才有意义。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学生总会觉得他们学习的英语“没用”,拿了高分又能怎么样?
还有,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中国语文教育的烙印很明显。比如说,非常强调死记硬背的作用,要求学生一段段地背课文。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方法比较有效,但未必是最好的。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造成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胡敏:主要就是师资的问题。因为现在英语教师的需求量很大,有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认证就上岗了,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没有达到上岗执教的水平。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呼吁高、中、低各级别的英语教师认证体系应该尽早建立起来。
同时,教师们长期被困在教学第一线,被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缺乏进修的机会。如果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教10年,那么他的英语水平最后也就退化到了这一本教材的水平。我跟老师座谈的时候经常这样说,或许很多老师听了不高兴,但这是事实。
另外,英语老师在校外有很多捞外快的机会,这也严重地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现在的中小学英语教材质量如何?会不会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
胡敏:现在的中学教材应该说是不错的。不过,中学课本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难度都挺大。现在我担心的是老师能不能把教材上要求的东西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这才是关键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不能忽略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中国教师报:现在学英语的年龄越来越小了,以前学校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现在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您怎么看这种低龄化的趋势?
胡敏:学英语要从娃娃抓起有其理论依据。记得我在英国做高级访问学者时,跟当地的一些语言专家和学者交流时,他们谈到,在研究中发现,11岁是一个语言学习的临界点,11岁以后移民到英国的小孩需要上语言补习班,而11岁以前的孩子就不需要加上额外的语言课程,直接插入到普通的班级上课就可以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语言学习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过程。所以,这种“从娃娃抓起”本身没有错,合乎语言学习的习惯,有点像母语学习。而且,只要老师发音正确,这些小学生就会说得非常好。
当然,小孩子学英语和中学大学的教学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小孩子学英语主要是培养他的兴趣,开启他的智慧,打开他的思维,让他学会欣赏,从小培养他们开放的心态,有兴趣了解外面的世界。
但是,现在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水平不理想,很多老师的英语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水平不够而不能胜任。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娃娃英语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渗透,这是很要命的。娃娃可以学习英语,但是不能全盘西化,不要把西方的文化根植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传授西方文化并没有错,但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都扔了。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东西文化相互交融的教学方式。“新航道”也有少儿英语,在教材里,我们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自尊与民族的意识要从小培养,不能崇洋媚外。而要做到这一切,对于我们语言工作者来说是不难的。
四六级考试不应该取消
中国教师报:关于四六级考试,争论也比较多,很多人甚至主张废除四六级考试,您认为呢?
胡敏:当初教育部推出四六级考试和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这是一个大的突破。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证书满天飞”。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消极的调子在里面,他们认为现在的证书太多了。
其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就业指导和培训方面才刚刚起步,剑桥大学自己就有几百个证书。美国的各种教育机构也有名目繁多的证书。
所以说,证书本身没有错。那我们的四六级为什么会招来那么多非议呢?错在哪里呢?主要是考核过程没有做到公平公正,这就使得证书有水分。我经常看到报纸上说四六级考试有人冒名顶替,或者试题泄漏,这是认证体系里面的漏洞,应该引起惊醒。人们唱反调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比如说有个人到“新航道”来应聘,如果他有雅思的成绩,我就可以免掉他作文写作,因为我相信雅思考试的标准和公正性。而如果只有四六级证书,我还是会重新考试,因为其标准和公证性从现在看来还没有那么完善。
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四六级考试不是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加大力度,强调它的严肃性和有效度。我们的英语证书系统还有待开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早完善这个系统,确立它的公信地位。如果要取消四六级的话,那用人就没有了标准,这样会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多不便。
现在,有些学校自己推测试系统,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这是一种浪费。标准不能很多,太多了就会无所适从。而且从投入方面来说,真正推出一个标准化考试,是一个耗巨资的工程。有的学校说拿到学校自己的证书就可以了,请问你的证书是几个老师出的题?一套试题的制作要经过十多个环节,看着很简单的题,少一个环节,试卷的有效度就要大打折扣。
中国教师报:四六级考试正在改革,请评价一下新的四六级考试。
胡敏:现在新的四六级考试试题有了很大的进步,2000年以前的试题没有涉及过应用文写作,2000年之后有了大量的应用文写作。一个变化就是一个标志,考试已经开始向语言应用方面变化。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
中国教师报:您能否说一说您理想的四六级考试是什么样的?
胡敏:听说读写的权重应该是一样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原来的考试大部分侧重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基础,交际能力是目的。
中国教师报:现在社会上的英语培训市场非常火爆,学生及其家长对英语培训班好像特别钟情。作为一个英语教育的专家,同时又是一个英语培训行家,您能否说说,英语培训和学校的正规英语教育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在培训班能够得到哪些帮助?
胡敏:互补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2004年,我在一个全国性的英语教学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常规的英语教育是计划经济,培训是市场经济。这两个都很重要。前者是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和系统的;而后者目标明确,目的性更强,两者都存在明显的优缺点,但两者都不是最好的。
我的梦想就是要让两者非常完美地结合起来,博采两家之长,找一个最好的结合点。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境界。
胡敏简介
胡敏,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留英学者,国内英语培训业领军人物。15岁考入湘潭大学,19岁登上大学讲台,28岁破格晋升副教授。曾任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副主任、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副董事长、校长。2004年辞别新东方,创办北京新航道学校。在英语培训业内率先开发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英语培训教材及专著近百部,由其开创的雅思、四六级、考研等英语培训理念及教学模式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培训学员近百万人次,是目前我国英语培训业内出书立著最多的英语教育专家和著名学者。
多次以高级访问学者、中国英语培训业界的资深专家身份应邀赴英联邦国家、日本、韩国等世界知名大学和国际语言培训机构进行访问、讲学与学术交流。
1998年荣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9月作为我国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唯一个人代表,荣获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联合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陈香梅教科文奖特殊贡献奖”。
Technical
| Publication
| Website
| Software
|Subtitle
|Translation
Mem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