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风县简介
位于宝鸡市东部湋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
建制沿革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
2、扶风县
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高原为主。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区;中部为高原
区,是本县主要农耕区;南部平原区为粮棉高产区。县城海拔590米。
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
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夏多暴雨,间有伏旱,晚霜冻易使小麦受害。河流:境内有渭河、玮河、漆水河、
美水河,七星河等8条河流,属渭河水系。矿藏:主要有青色碳酸钙、大理石、沙卵石等。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莱、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柿子、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名胜古迹
周原遗址位于县城北9千米处,相传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西周古京都之遗址,以“青铜器之乡”而闻名中外。法门寺在县北法门镇,寺内有1
3层8棱宝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已有1700年历史的“地下宝库”,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贵文物。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重视,不仅修复原塔,并扩建成法门寺博物馆。现在法门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龙头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唐代杨珣碑、杨珣墓
、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遗址。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路、西宝公路北线横贯东西,从南部过境。法汤高速路为游览法门寺和汤峪提供了很大方便。
新译通翻译公司提供扶风县翻译服务,为体现高度音意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公司“诚信待客、以诚立业、共荣发达”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营业,业务以翻译(口笔译)为主、以商务中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网站设计等为辅。公司是扶风县知名和有技术实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专业的科技型翻译公司。看看同行的网站,再看看我们的动态公司业绩,众多和不断扩大的新老客户群就知道我们专业不专业。公司目前业务涉及长三角地区等省内较发达的市并辐射到珠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温州、福建、广东及少量海外业务,在建筑、机械、化工,金融,汽车,地质等专业翻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