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民区简介
回民区是呼和浩特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北部,因回族聚居较多而得名。面积约19.5平方公里。人口17.2万,回族1.8万人,约占全市回族的56.4%,蒙古族1.2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4万人。辖6个街道办事处。
该区的回族从明、清时期开始由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河北、山西等地迁入。1950年12月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全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8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有回、蒙、满、汉等23个民族,共22.26万人口,其中,回族1.9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89%,是一个回族聚居区。
回民区是1950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城区,曾是塞北贸易重镇,是沟通内地与西北的桥梁,在内蒙古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6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994元,全区财政收入达到8 2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597万元。中山西路、通道南街、通道北街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清真大寺既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也是市内名胜之一。
2、回民区
地处市区西北部,北靠在大青山,属土默川平原地带;部分在扎达盖河中游,全境均高于玉泉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是漫坡型的平原地,平均坡度3°~5°,流经辖区的河流也依此地势为流向。
水文地质为大青山前盆地,裂隙泉水很多。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潜水位一般为50米以内,深层承压水60-130米之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矿化度低。流经区境的河道有:扎达盖河、乌素图沟河和蜈蚣坝口水。扎达盖河,临新华西街西端,全长15公里,最宽处10米。流入区境一段约5公里,向南流入小黑河。旧称此河为水磨河,昔日河水清洁,可供饮畜和灌溉。而今沿途企事业单位和市区污水流入,已遭到严重污染。乌素图沟河,进入区境内基本上是季节性泄洪道,雨季洪水汇入扎达盖河。蜈蚣坝口水,发源于蜈蚣坝南红土夭子北,经坝口子西流至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西南汇入扎达盖河,全长13公里,宽不定;夏秋雨季水多,一般多为细流。
农村经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扩大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成坝口子农业科技示范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完成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有效地克服了春夏持续干旱高温的影响,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0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8029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55.9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3100万公斤。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牲畜存栏达到12086头(只),其中奶牛达1508头,倘不浪村奶牛养殖基地已经开工建设。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大青山前坡生物工程36790亩。坚持开发式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大青山移民扶贫工程方案,基本解决50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资金足额到位。
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园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现有工业企业潜力,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柱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完成了呼钢的整体接收工作,与呼和浩特发电厂、乌海黄河工贸集团、内蒙古立元公司等14家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项目投资总额达16 70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可达30 100万元,其中立元公司已经进行了试生产。启动了一机床厂招商引资工作,与内蒙古医学院签订协议筹建教学区。东友稀土冶炼厂二期技改项目和新建骨粉厂项目均已投入批量生产。
新译通翻译公司提供回民区翻译服务,为体现高度音意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公司“诚信待客、以诚立业、共荣发达”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营业,业务以翻译(口笔译)为主、以商务中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网站设计等为辅。公司是回民区知名和有技术实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专业的科技型翻译公司。看看同行的网站,再看看我们的动态公司业绩,众多和不断扩大的新老客户群就知道我们专业不专业。公司目前业务涉及长三角地区等省内较发达的市并辐射到珠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温州、福建、广东及少量海外业务,在建筑、机械、化工,金融,汽车,地质等专业翻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