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昌县简介
都昌县北邻彭(泽)湖(口)而列长江之南,西界星子而居庐山之东,东交波阳,南望永修、新建、南昌、余干而傍鄱阳湖烟波浩淼处,峰峦叠秀于绿水上,田园阡陌,凝翠载红,点缀其间。牧童笛晨,渔舟唱晚,古往今来,曾吸引无数骚人墨客驻足忘返。谢灵运、李白等著名诗人,都为之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宋代大文豪苏轼诗曰“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黄庭坚更是赞叹这片土地有如“李成、范宽得意图画”。
据考古发掘,公元前一千余年的商代,都昌人的祖先即在这片土地上渔猎耕耘,休养生息。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枭阳。然沧海桑田,随古彭蠡泽南移,千里沃野渐成万顷碧波,古县枭阳遂废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县都昌,于是,“沉枭阳,浮都昌”的故事相传至今。
娟秀的湖山,悠久的历史,丰盈的物产,孕育了都昌灿烂的鄱阳湖文化,陶铸出都昌一代又一代人杰。晋陶侃,虽居长沙公高位,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仍清廉俭仆,珍时惜物,留下“竹头木屑”典故百世流芳;北宋刘琦,驰骋中原,辱死不南,曾为宋学者以抗金十将之首载入青史;先贤先哲,丰富和推进了都昌的鄱阳湖文化,洗濯出都昌人富贵不尚侈华,贫穷不失礼仪,卑贱不阿权贵,危难不思苟全,争强好胜,豪爽气派的个性特征。
都昌人执着博击之精神,尤其表现在对景德镇瓷业的开发上,自古以来,都昌人筚路蓝缕,从水的世界走向火的王国,至清代,即已形成景德镇“十里长街半窑户,迎来随路唤都昌”。他们带去鄱阳湖的全部灵气和活力,把拙雅古朴的陶瓷器具,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由此,既创造和繁盛了璀璨的陶瓷文化,又进一步在水与火的血泊交融中锤炼了都昌人鲜明的秉性。
2、都昌县
都昌素称鱼米之乡,占县域近一半的浩瀚水域,水产资源丰富,仅鱼类达12目25科118个品种,尤为盛产鲤、鲫、鳊、鳜、鲢,特产有银鱼、青虾、珍珠、河蟹。都昌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造就了水稻、棉花、油菜、红薯、大蒜、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的天然环境。全县植被丰富。境西北滨湖沙山产蔓荆子,为散风热、清头目之良药,质优名冠全国,以致中医处方常以“都荆子”作蔓荆别称。地下资源也很雄厚,享誉长江南北之都昌硅砂,蓄量达400亿吨,水涤风磨,天然造化,为精密铸造上乘型砂,被国家定为江南型砂基地。其它矿产,如钨、钼、钒、石煤、瓷土、石英及各色花岗石,蓄量之硕,均令智者留恋。
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昌人倔强、奋发的风采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如火如荼,参加农民协会者达10万之众,居全省首,并最早在江西提出武装民众主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后,都昌人不畏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前赴后继地投入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为创建红10军和赣东北(闽浙赣)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红军主力北上后,又以绵绵武山为依托,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成为江西保存革命武装最多的县份之一。建国后,都昌人跟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迅跑,发扬敢于打大仗、打硬仗的吃苦精神、拼命精神,历五十载披荆斩棘,兴水利,修公路,搞绿化,架电网,建城镇,卓有成效地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新译通翻译公司提供都昌县翻译服务,为体现高度音意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公司“诚信待客、以诚立业、共荣发达”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营业,业务以翻译(口笔译)为主、以商务中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网站设计等为辅。公司是都昌县知名和有技术实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专业的科技型翻译公司。看看同行的网站,再看看我们的动态公司业绩,众多和不断扩大的新老客户群就知道我们专业不专业。公司目前业务涉及长三角地区等省内较发达的市并辐射到珠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温州、福建、广东及少量海外业务,在建筑、机械、化工,金融,汽车,地质等专业翻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