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台县简介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4℃,全年无霜期159天。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全县辖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中台镇、邵寨镇、独店镇、什字镇、朝那镇、新开乡、西屯乡、上良乡、梁原乡、龙门乡、星火乡、百里乡、蒲窝乡;国营万宝川农场。2个居委会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61825户,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占96.7%,少数民族有回、藏、满、苗、蒙古族等占3.3%。
灵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东汉后期设三水县。东晋南北朝,曾先后立过鹑阴、朝那、安武等县。隋大业元年(公元六○五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距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同年西部始置良原县,鹑觚、良原、朝那三县均属安定郡。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灵台县全境解放,成立灵台县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撤销灵台县并入泾川县。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恢复灵台县至今。
灵台县古属雍州。商周时为密须国和密国属地。秦始皇二十七年置鹑觚县,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置阴密县,属安定郡。东汉废阴密,鹑觚改属安定郡。顺帝永建四年于今梁原境内侨置三水县。献帝兴平元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三国魏复置阴密县,属安定郡。
唐太宗贞观元年省灵台入麟游县,鹑觚改属泾州。玄宗天宝元年,改鹑觚为灵台县。宋真宗咸平四年,灵台、良原县改属秦凤路。元初,灵台、良原县属泾州;世祖至元七年,灵台县并入泾川县;清顺治九年,灵台县改属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复属直隶泾州。民国初,二十四年隶属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台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底,撤销灵台县置,并入泾川县。1962年1月复置灵台县至今。
2、灵台县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条件看,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县内土地面积大,特别是可供投资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加之山、川、塬兼有的地貌特点,独特的纬度、海拔和气候,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我们大规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
县域内物种丰富,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土特产尤为著名,“中华甲鱼”、“牛心杏”等地方特产和冬花、甘草等中药材远近闻名。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主柱产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县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址遍布,人文景观荟萃,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全县农村现有63670多名劳动力,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较强,为今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五是丰富煤炭、油气资源。已初步探明,南部山区煤炭储量在10亿吨以上,油气资源正在勘探之中。
灵台县地处泾河渭河之间,达溪河横贯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内富有大量古遗址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旧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齐家文化,历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国,各时代精品文物荟萃,尤其商周青铜器载誉陇上。
已发现古遗址240多处,古墓葬30多处,古城址6处,古生物化石点18处,已发掘出土各种文物近万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经推荐报批,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处,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7处。近年来,配合国家、省、市发掘调展文物近3000余件。
新译通翻译公司提供灵台县翻译服务,为体现高度音意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公司“诚信待客、以诚立业、共荣发达”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营业,业务以翻译(口笔译)为主、以商务中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网站设计等为辅。公司是灵台县知名和有技术实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专业的科技型翻译公司。看看同行的网站,再看看我们的动态公司业绩,众多和不断扩大的新老客户群就知道我们专业不专业。公司目前业务涉及长三角地区等省内较发达的市并辐射到珠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温州、福建、广东及少量海外业务,在建筑、机械、化工,金融,汽车,地质等专业翻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